燕赵诗歌网:《燕赵诗刊》《秋水文学》联合论坛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自由、梦想、超越 ;沉静、深远、典范! 《燕赵诗刊》《秋水文学》选稿基地
 
首页首页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注册注册  登录登录  

 

 幻境、疏离感与匿名性 ——评赵秋水短篇小说《厌倦了的春天》 海力洪

向下 
作者留言
赵秋水
Admin
赵秋水


帖子数 : 195
积分 : 386
注册日期 : 10-06-18

幻境、疏离感与匿名性              ——评赵秋水短篇小说《厌倦了的春天》                         海力洪 Empty
帖子主题: 幻境、疏离感与匿名性 ——评赵秋水短篇小说《厌倦了的春天》 海力洪   幻境、疏离感与匿名性              ——评赵秋水短篇小说《厌倦了的春天》                         海力洪 Empty2017-08-25, 18:17

幻境、疏离感与匿名性
——评赵秋水短篇小说《厌倦了的春天》

海力洪


赵秋水作品《厌倦了的春天》——被认作是一篇先锋小说——欲将个中角色的行为解读清楚颇为不易,但其面目仍可大致辩识出来。C,男性,年龄不详,自行车代步。爱好诗歌,曾有一位叫莹的女友,两人分手一月;而莹这个女子除了被C暗斥为“***”,判定“丑陃”外,不呈显更多的重要信息。倒是她的一句话透露了小说的时间背景——莹对C说:“……有事你call我!”廉价的寻呼机(又名BP机、拷机、Call机)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市,至2007年中国联通彻底关停,期间用户相互邀约,时常言“call”。前手机时代的过来人,大致都还是懂得的。若怀着增进对角色C理解的目的,在这篇小说中继续搜寻类似的背景信息,或许会陷入茫然之中。这种体验,连同小说散发的某种恍惚之气,两相汇聚后与神秘感近似,可能也正是小说产生的吸引力所在吧。
奉编者之命(非BP而是被手机直“call”)阅读小说,并试解其意。屡屡受困于C之行迹深隐,难于识读,勉力多时后方才做出如下妄测:小说开篇一句“C为了躲迎面而来的一辆三马,他的自行车撞到了路边的电线杆上。”是一伏笔,也是情节走向的分界线。此“撞”发生之前,C先后与莹及粟两女相见。莹是分手女友,C有过多次机会但和她终没“干过”,分手一月后在莹的地头城市信用社再见面,C有流留之态,却又无显明用心;其后C离去在路上遇见粟,粟是朋友“睡过”的熟人,C更无造次之意,然而听其絮叨幸福,顿时烦厌走神,沮丧告辞。小说行笔至此,情节本极清晰,一“撞”之后,峰回路转:C不再骑行,推着自行车走上回家之途,一路上,眼中所见怪象纷呈,思绪当中异念奔涌。进得家门,更见到匪夷所思的一幕幕。C随后“不想再知道什么”,一睡作罢。
《厌倦了的春天》费解处,便是上述“撞”后C之所思所见。然而C行迹难测,却意识显露;细细读来,《厌倦了的春天》通篇无一笔“春天”,放眼皆为“厌倦”。小说遍布C的“厌倦”心理——如果读者的解读与我一致,认为C“撞”后仍如你我一般,为行走世间的活人,则整篇小说尽为C的意识涌流;如果读者中有另类解说兴起,如:C被三马撞后其实已丧命而不自知,那么C在小说中的不尽心流便是游魂C在佛家所言的“中阴”期里的不散怨结……又再捧读《厌倦了的春天》,发现两种解说都有确凿文本依据,篇幅所限,不在此举证赘言。况且小说置于眼底,虽说猜谜解谜乃至钩沉索引都能触及阅读意识中的某个兴奋点,毕竟都还是小说阅读术的左道旁门……
那么,何为小说阅读术之主流呢?就长期所受的教育、训练而言,就当下趋势而言,当好一名故事艺术(小说、影视)欣赏者的首要准则,便是挺身而出,与主人公(角色、人物)忘情拥抱。即:愿被感动,肯作认同。大众文学、商业电影的场域里无处不是写与读、拍与看间的你情我愿,两相欢好。角色居中的通款曲、结“粉”意之用,也无作者不晓。但作品若称“先锋”之名,情形看来就完全不同了,小说角色与读者间不仅不“拥抱”,更可相疏离。
《厌倦了的春天》的写作态度是冷峻的。在叙事中尽可能清除了时间的划痕,也模糊了故事的线索,真与假的分界。(读者如果愿意猜谜,也尽可一试!)角色的历史性存在,其思维的逻辑凭依都被逐步抽空。C从一个令人充满“厌倦”的现实世界,最终进入一个彻底失真的怪异幻境,无论他被视作活人还是游魂,都如木偶人一般空洞、无能而突兀。虽说小说中最后一行字句中出现的那个“我”不遗余力,呈显了C(密不透风的)心理活动。但末了,在阅读的现实中,却难以让C进入读者的内心世界。
谁愿意去“拥抱”C呢?他不风趣,不聪慧,也不令人讨厌。他不耍诡计,不粗暴无礼,只是无足轻重。他有欲望,却无行动,至少在被我们阅读的这一段生活中他没有。他是个充满了“厌倦”、满心绝望的被动角色,即便曾经置身“春天”,却也根本没给我们带来过一丝希望……
是的,《厌倦了的春天》有意为之,与当下大多读潜在的小说阅读对象相疏离。C是贯彻这样一种写作策略的承载体。它在文本中卑微存在着,甚至没有一个正式的命名。C,仅一个字母,一个符号,我们很难确证人之象征性会因这种有意的概略与空疏便能顺利升腾而起,但C确与卡夫卡的K一样,具有显而易见的角色匿名性。百年前,当卡夫卡笔下的K被匿名时,他既是卡夫卡自传冲动的投影,更是一个现代荒诞情境中的寓言式角色,人群中的K及与之相同遭遇者比比皆是——K因匿名而广延。今天,当C出现在我们的阅读视野内时,他却是因匿名而收缩。C之为C,提示了当今世道人的无善恶分,无喜乐心。活人们的不快乐、不好奇、无生趣。C指向了普遍的人精神的收缩,存在感的归零。对这一切许多人本是习以为常、日渐麻木,也许需要一次与C的相遇,才可能有所觉察和警醒。

作者简介:海力洪,1968年出生。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执教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出版小说《药片的精神》、《左和右》、《夜泳》等多部。
——原载于《小说林》2013年3期
返回页首 向下
http://yzsh.gugebb.com
 
幻境、疏离感与匿名性 ——评赵秋水短篇小说《厌倦了的春天》 海力洪
返回页首 
1页/共1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燕赵诗歌网:《燕赵诗刊》《秋水文学》联合论坛 :: 诗歌文学:文本延伸(诗歌是文学之源——赵秋水) :: 评论-
转跳到:  
友情链接: 秋水文学网| 中国作家网| 千种杂志网上看| 龙源期刊网| 中国知网之吾喜杂志 | 燕赵诗刊博客| 《月光之书》赵芮民著 | 《天空梦魅的花园》| 关于孤单岁月的寂寞诗篇| 关于孤单岁月的寂寞诗篇(手机版)| 天空梦魅的花园(手机版) | 赵芮民词条 | 赵芮民百度百科 | 诗歌文学| 真实主义写作| 绿风 | 中国诗人 | 诗选刊 | 诗歌报 | 中国诗歌 | 大家诗歌论坛 | 女子诗报 | 扬子鳄 | 诗生活 | 界限 | 中国旅游文学网 | 链接互换申请 | 合作出版 |